保护自然遗产 呈现中国精彩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量:770   发布时间:2020-08-04 09:09:17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驰名中外,1990年作为中国第二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关乎着地球的生态安全,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自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保护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理念作为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和文化危机最具认同感的战略,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19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1121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869项、自然遗产2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9项。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世界第一

  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样,自然文化遗产基础雄厚。中国自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涵盖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35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中国自然遗产事业35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然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划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着力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世界自然遗产所依托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得到系统性保护。

  全国林业和草原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以践行《世界遗产公约》为宗旨,以保护和传承为核心,坚持国外国内相结合、保护利用相协调,突出世界遗产的国际性和公益性,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世界自然遗产事业正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华彩篇章。



 推动中国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效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存,加强了自然保护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了公众自然遗产保护意识。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效保护了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世界自然遗产地始终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改善民生,促进遗产地保护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带动了地方优化发展模式。世界遗产是国内外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各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18年,各遗产地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

 中国特色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大多分布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与其他遗产相比,自然遗产分布范围更广、遗产地面积更大、监管难度更高、保护专业性更强、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的矛盾更尖锐。长期以来,我国探索建立了自然遗产依托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机制,利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法律法规实现对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监管。

  中国建立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遗产地管理机构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以及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划、建设、管护、监测、执法等综合管理体系。

  夯实遗产资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完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定,全面保护自然遗产地的重要自然资源。继续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对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支持力度。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遗产地出现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的行为,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各遗产地要坚持遗产公益属性,杜绝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防止资源退化和生态破坏,切实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突出世界自然遗产的国际性和公益性,协调各方面加大对遗产地及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自然遗产地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的依赖。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遗产地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加快建立多方合作共赢机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使遗产地所在区域及周边社区群众公平地获得可持续发展机会,提升各方面保护自然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努力提升申报管理水平。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科学组织开展遗产申报工作,完善专家参与咨询和决策机制,强化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培育和预备项目库建设,实施动态更新和管理,以适应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趋势。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呈现出壮观的红色悬崖及侵蚀地貌。


  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彰显中国力量和担当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丰富了世界遗产内涵。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囊括了自然遗产、双遗产和文化景观等以自然特征为基础的全部遗产类型,涵盖了自然美、地质地貌和生物生态三大突出价值的全方面。

  推动了全球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中国是35年来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然遗产、双遗产的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35年来,中国世界遗产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谋求和平发展的不懈努力和责任担当,加强了东方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文明对话,增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文化认同。成为对外展示窗口。这些世界遗产是国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充分显示了世界遗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2018年,遗产地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246.2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9.7%。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缔约国,恪守承诺,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交流合作,全面掌握世界遗产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分享中国成功经验,主动参与相关国际事务,共同推动全球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把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推动中国从遗产大国迈向遗产强国,让世界自然遗产这块瑰宝永远绽放“中国精彩”!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备受国际关注的濒危物种的关键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黄海生态区,该区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10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一期包括江苏盐城南部和北部候鸟栖息地。同时,决议要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在2022年2月前正式提交,并在2023年第4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二期申报涉及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天津、上海4省2市。

  与此前中国绝大多数的世界自然遗产不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遗产地和第二期提名地周围有京津唐和长三角等巨大的都市圈,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该项目的成功申遗为全球人口稠密、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开展自然保护提供了全新的中国经验,更体现了我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