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提案字〔2025〕1号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45149号提案的答复
市科协: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打造名优果品 稳步推动板栗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板栗栽培面积122万亩,位居河北省第二位,主要涉及青龙县、抚宁区、海港区和卢龙县。青龙县板栗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是全国板栗面积最大的县。全市板栗年产量约7.7万吨,产值约16亿元,其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是品种改良力度不断加大。良品种是板栗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规模化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在自主经营过程中,由于广大栗农对品种、品系的认识和评价不同,形成了板栗嫁接品种多、品系杂的现状,一个村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品种品系,没有形成如迁西燕山早丰(3113)、遵化东陵明珠、宽城大板红为主的优势主打品种,不利于板栗生产和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积极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立联系,通过走访调研、专家会商、征求意见,确定了硕丰、燕宝、燕紫等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建立了5个优良品种采穗圃,进行科学布局,改劣换优,规模发展,力争几年时间,打造出品种优良、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主打品种,为推动全市板栗生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板栗深加工助力产业升级。青龙县为板栗主产区,栽培面积超100万亩,居全国首位,拥有8家深加工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龙头4家,并建有全国最大板栗加工厂。2022年前,青龙县板栗年加工能力仅5000吨,低于同期迁西县水平;随着百峰公司板栗加工及冷链仓储项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提升至1.2万吨,仓储能力达1.5万吨。此举使该公司成为河北省内规模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并跃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预计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带动就业800人以上。公司出口日本生鲜板栗占中国出口总量40%以上,并在57家大中城市店铺销售板栗1000吨,与“举个栗子”合作销售冰栗达数千吨,将成为全国最大板栗加工企业。同时扩大“企业+农户+基地”经营规模,指导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把好板栗生产关。协助本土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品牌推介等工作,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凝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方面力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受传统管理方式影响,大部分板栗园产量不高、品质不优,平均亩产不足200斤,存在幼树整形不到位、大树管理技术落后、老树更新不科学、古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为解决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市县两级林业部门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推广等活动,把新品种新技术带到农村、带进果园、带给栗农,提升广大栗农标准化管理水平。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资源优势,为全市板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专家现场讲授板栗栽培管理知识,全力推广“抓大放小”板栗省力化栽培、“轮替更新”修剪、“林药”“林菌”“林禽”林下经济等生产管理新技术,每年培训栗农2000多人次。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直播平台开展宣传指导,解决板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受益栗农上万人次。建立了25个生态栗园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基层技能人才培养,推选出2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和6名省级林草乡土专家,带动栗农增产增收。
四是电商化与市场拓展举措并行。着眼突破地理与思想局限,搭建电商物流与销售平台,助力板栗“触网”出山。1.构建电商网络。青龙县实施“三级书记抓电商”工程,设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建电商物流产业园,建成“1+24+396”物流体系(即1个配送中心、24个乡镇分拨中心、覆盖396个行政村),畅通板栗外运通道。2.拓展销售渠道。在教育部和阿里巴巴支持下,通过央视广告、直播带货、进驻盒马鲜生、“芭芭农场”等平台,推动青龙板栗走向全国,全县活跃电商店铺近4000家,获评河北省“数字生态”十强县。3.开拓国内外市场。引进粒上皇等企业设点收购,板栗销售覆盖全国32个省市区;本土企业与8家日本株式会社建立长期合作,产品出口至日、韩、美等20余国,年出口6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
五是品牌宣传初显成效。2021年“青龙板栗”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后,结束了秦皇岛板栗没有自己品牌的历史,标志着秦皇岛板栗产业走向了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每年召开的板栗产业发展大会上,大力宣传“青龙板栗”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青龙板栗2021年入驻上海盒马鲜生超市,2022年青龙县又成为全国首家以板栗为主要供应产品的“盒马县”,产品销售量及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首批授权使用“青龙板栗”品牌的13家本土企业,合力经营、抱团发展,形成了有活力、有竞争力、有规模的市场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六是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部署,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抓好全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市林业局成立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板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宣传引导栗农落实农药、化肥“双减”目标,杜绝除草剂等违禁农业投入品在生产中使用。加强板栗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完成了省、市安排的食用林产品年度监测任务,未发现农残超标和违禁投入品使用情况,保障了旅游旺季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青龙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板栗树下禁用除草剂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板栗树下禁止使用除草剂,制定了《青龙县生态栗园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推广自然生草、栗药间作、无公害防治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是编制出台产业发展政策规划与扶持措施。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编制《青龙满族自治县果树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出台《板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三年振兴实施意见》,并参照武夷山生态茶园经验,印发《生态栗园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推动有机化生产。2.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青龙县政府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每亩板栗补贴农户500-1000元。肖营子镇板栗产业园年产值超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3.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效益。青龙县全县10万余户种植板栗,成立专业合作社1075家。依托财政整合资金9561.6万元,实施5个深加工项目,帮扶56607人脱贫,提供就业岗位3400个,年增工资收入3900万元。支持企业开发板栗食品,仓储能力达7.5万吨,加工量超万吨。4.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引进。聘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建立150亩采穗圃,提供接穗250万条。与高校签订战略协议,加入省级技术创新联盟,引入20余名专家助力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5.打造品牌与宣传推广。2017年以来连续举办板栗节与产业大会,开展网络直播、专家连线、招商推介、县长带货等活动,推动板栗价格持续上涨,中央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央视持续播出宣传视频,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八是区域联动构建板栗产业发展新格局。以青龙县为核心,辐射卢龙、抚宁、海港等板栗产区,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构建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1.壮大产业队伍。青龙县在24个乡镇及1个库区全面推广板栗种植,发展10万余户种植户,从业人员达2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3.6%;卢龙、抚宁、海港北部山区90%以上农户种植板栗,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强化利益联结。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百峰贸易公司带动17095户农户,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年增工资收入约2000万元;全县建成板栗专业合作社1075家、家庭农场480家、产业化联合体9个,基本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全覆盖。3.延伸产业链条。青龙已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无害化生产体系,开发板栗棒冰、板栗饮品、板栗食品等深加工产品90余种,推动板栗由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4.在市县两级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秦皇岛市板栗产业协会”、“青龙县板栗产业发展中心”,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下步板栗产业发展方向
一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促进规模化生产。对优良品种进行科学设计,形成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的生产布局,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规模化生产的主打品种。抓好采穗圃建设,为品种改良提供优质接穗。加强种苗监管,规范种苗接穗市场销售行为,保障板栗种苗接穗质量安全。
二是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市院科技合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让新思想、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带动栗农提质增效、增产增收。注重培养基层技能人才,有计划的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懂技术、能劳动的乡土专家,辐射周边,服务栗农。积极谋划申报板栗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批示范园、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强化质量监管,保障质量安全。继续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宣传引导栗农杜绝使用除草剂和违禁农业投入品,保障质量安全。做好板栗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抽检任务,指导栗农开展生态栗园建设,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加强旅游旺季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出现问题。
四是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凝聚市场经营主体在“青龙板栗”公用品牌统一形象下,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提升板栗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美誉度。积极帮助企业宣传推介“青龙板栗”相关产品,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携手将“青龙板栗”品牌做大做强。
五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本土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几个规模大、产能高、带动力强的真正“龙头”,加强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鼓励“龙头企业”研发适合板栗的贮藏保鲜技术和设备,并加强对栗农的贮藏技术培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引导本土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市板栗产业协会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力量凝聚在一起,建立沟通、交流、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打造区域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产业集群。
六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板栗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将乡村振兴资金向板栗产业倾斜,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惠及农村、惠及果园、惠及栗农。
秦皇岛市林业局
2025年8月29日
签发领导:骆德新
联系人电话:徐登华 5911055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